年年第一,她靠实力“凡尔赛”!
暨南大学
公众号ID:jinandaxue1906
关注
她
连续三年获暨南大学“优秀学生干部”
被评为第八届“5A卓越引领计划”
学习之星
获协和医院直博资格
最终保研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
她
手握第四届加拿大iCAN
国际发明创新大赛金奖及特等奖
第二届全国中医药高等院校大学生
创新创业大赛铜奖
获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
她
打辩论、做运动、搞创新
除了学习 她的大学生活丰富且充实
她就是
暨南大学中医学院
2017级中医学专业学生易丽夏
01
年年第一,保研还是直博?
直博北京协和,还是保研复旦大学?这种“幸福的烦恼”就这样摆在了易丽夏的面前。
作为平均绩点4.3,四年专业绩点排名始终第一的中医学院学生,易丽夏对学医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见解。
在她看来,学医的投入和回报是能成正比的。它是一个努力远远重要于天赋的专业,只要能在平均线上不断地去学习和积累知识,小到学分绩点,大到整体职业素养的提升,回报都是看得到的。易丽夏说:“学医不会让我们的努力白费。”
总有人认为学医“道阻且长”。耗时久、涉面广、强度大,这些都是大家对医生这份职业望而生畏的原因。但在她看来,没有哪一份职业是容易的,成为一个行业的顶尖更会是难上加难,学医自然不例外。
生在拥有30多名医生的医学世家,耳濡目染下,成为一名医生,是她从小就树立的信念。对于易丽夏而言,家里有医生的安全感和成为医生的成就感,这些从家中各位医学前辈身上感悟到的东西,帮助她自己很好地接受和适应了中医这个专业。
易丽夏和大家分享,艾宾浩斯曲线就是她学习的秘诀。提前规划、按时完成、周期复习,不断地重复、反复的咀嚼,一定能帮助我们吃透知识。
易丽夏“5A卓越引领计划”答辩现场
02
唇枪舌战,为热爱不知疲倦
从院际杯,到市高校联赛,再从新国辩,到国际华语辩论赛。易丽夏就这样,一步步探索着自己在辩论方面的可能。
接触到辩论是机缘巧合,但随着兴趣渐浓,辩论也为她的人生增色不少。从普通的队员到担任校辩论队的队长,她和辩友们一路高歌猛进,拿下“广州市高校辩论赛”的冠军,又在只有32支队伍入选、高手云集的国际赛事“新国辩”中,虽略逊于老牌强队,但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。
易丽夏参加新国辩比赛
辩论让易丽夏学到很多。一方面,她开始认真沟通、积极表达。这让本来表达欲不是很强烈的她,认识到有效沟通对于解决医患矛盾的重要作用;另一方面,辩论让她更多元地思考、更审慎地表达。在为每一场比赛搜罗信息的时候,她意识到每一个观点背后,都应该有大量的数据和严密的逻辑体系去支撑,因此她会为自己所言的每一句话负责,也会不轻易地否认别人任何的观点。
易丽夏(右一)参加辩论赛
除此之外,辩论让她意识到“何为热爱”。时至今日,当她回想起那一个个为比赛而熬夜的晚上,回想起那一个个推翻又重来的逻辑体系,回想起辩论台上一次次认真表述的瞬间,她说:“那种不知疲倦的热情和想要取得胜利的坚持,应该就是热爱,是一种现在很难想象的热爱。”
03
创新创业,想得到然后做得到
上肢训练仪,这是易立夏和朋友们的创新成果。一代参加挑战杯,二代申请国家级大创。从一代到二代,她们闯入加拿大国际创新发明大赛,拿下金奖及特等奖,并将全国中医药创新创业大赛的铜奖收入囊中。
“你萌发了这样一个想法,然后将它付诸实践,去实现,去完善就好了。”一句轻描淡写,然而背后凝结了易立夏和团队们的无数心血。
第四届加拿大iCAN国际发明创新大赛金奖及特等奖证书
最初在学姐的带领下,她们有了将中医骨伤科和西医康复医学结合起来的想法,想要打造一台能够帮助病人更好恢复的机器,然后一代模型机就亮相了。后来一些改善的点子出现,熏蒸装置从长方形变成了半圆形、熏蒸功能从无中药到加入中药药片,机器不断完善,熏蒸药片和上肢训练仪本身,也都申请了国家专利,成为了对她们最好的回报。
上肢训练仪原理及模型图
04
坚持很困难?“我只是按部就班”
健身、长跑、画画,这是易丽夏课余时间培养的兴趣爱好。
易丽夏的板绘作品
喜欢运动,不止因为和她的专业相通,还因为在她心目中,运动和学医一样,“是不会骗人的”。坚持运动能够让自己看到身体发生的实实在在的改变,坚持学习能够让自己拥有踏踏实实的收获。
易丽夏参加高校精英马拉松接力跑
动易静难。她的兴趣爱好都有一个共同点,那就是需要耐心。这些爱好可以很好的帮助她远离周遭的喧嚣,让她更加沉静内敛。“如果觉得坚持困难,那就是因为你觉得这件事不快乐。” 玩手机、睡觉、吃东西,这些东西从来不需要坚持,因为它们象征了短暂的快乐、及时的满足。学习、工作、运动,这些事对于很多人来说很难坚持,那是因为它们的快乐是遥远的、反馈是长期的。
易丽夏认为,当你本质上接受它是一件很快乐的事的时候,你根本不需要坚持,只需要按部就班的做就好了。“长周期反馈的事物不是没有回报,只是它们来的比较慢罢了,只要你坚持下去,胜利的果实迟早会来的。”
05
传递温暖,不忘医者初心
易丽夏最终选择了在复旦大学临床医学院肿瘤学专业继续深造。说起保研复旦和获得协和医院直博资格的经历,她提到,“最大的困难就是对自己不自信。”在她看来,能决定我们到达何种高度的,绝不是推免面试的那一瞬,而是大学四年乃至过去而是多年学习积累的知识与经验。“所以放平心态,大方展示自己就好。”当然,班主任和朋友们的鼓励,也给了她努力争取机会的勇气。
在她刚成为一名医学生的时候,她的老师分享了一句特鲁多医生的墓志铭:To cure sometimes, to relieve often, to comfort always. “有时治愈,常常帮助,总是安慰”,易丽夏在肿瘤科实习时接触过一些重症晚期的患者,病痛给病人及其他们的家人都带去了很大的折磨,“我希望能用自己积极乐观的那部分去温暖安慰到他们,给他们一点力量。”
易丽夏(右一)与老师同学合照
易丽夏在读村上春树的《当我谈跑步时谈些什么》这本书时,有一句话令她印象深刻:“痛苦是难以避免的,但磨难是可以选择的。”她将这句话分享给大家,希望大家明白: “能对自己负责的只有自己。所以要坚定地走下去,然后永远保持热情、谦虚且自信。”
-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-
- THE END -
采写 | 潘学杰 魏永桦
图片 | 受访者提供
微信编辑 | 潘学杰
执行编委 | 陈霖
责编 | 李梅
审核 | 苏运生
推荐阅读
为优秀的丽夏,留下“在看”↘↘